"王总,您这个月的水电费…"手机里突然跳出物业催缴短信,我盯着办公室里堆成山的样品,突然意识到:在深圳创业,比融资更难的可能是找到合适的租赁住宅公寓。
三年前带着5万启动资金来深,我们团队在龙华某公寓蜗居了8个月。记得最窘迫的时候,三个男生共用一个卫生间,创始人老张因为急性肠胃炎在马桶上吐到脱水。那个月我们每天工作16小时,就为了凑够下季度房租。直到去年拿下天使轮融资,才终于有能力整租整栋loft。
要说深圳租赁住宅公寓对创业者的价值,我必须吹爆我们现在的办公+居住空间。整栋800㎡的loft被我们改造成"创业生态体":首层是开放式办公区,配备智能会议系统和产品展示墙;二层是共享厨房和茶歇区,每周三的"咖啡时间"总能碰撞出新灵感;顶层200㎡的露台直接改造成路演厅,上周刚在这里拿下千万级Pre-A轮。
在深圳租赁住宅公寓的选择上,我们团队有套独特的评估体系:第一看交通辐射圈,必须覆盖3个地铁站+2条主干道;第二看空间延展性,要有足够改造余地;第三看配套资源,周边必须有产业园和人才公寓。现在我们的loft不仅解决了团队住宿,还孵化出3个新项目,连保洁阿姨都成了我们的忠实用户。
最近带投资人参观时,特意展示了我们的"空间经济学":通过合理改造深圳租赁住宅公寓,我们用1㎡居住空间撬动了100㎡办公空间,用200㎡公共区域创造了300万年营收。上周刚帮隔壁创业团队对接了物业资源,现在整个楼栋有7家初创公司形成生态联盟。
要说给来深创业者的建议,千万别把租房当成本项,要当成战略资源来经营。我们现在的loft月租金是传统写字楼的1/3,但带来的资源对接价值远超预期。上周在物业举办的行业沙龙上,居然偶遇了我们的天使投资人,这种"偶遇"在深圳租赁住宅公寓的公共空间里每天都在发生。